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海派商业文创与生活美学”论坛在上海商学院隆重召开
   2023-12-03

2023年12月2日下午,“海派商业文创与生活美学论坛”在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举行。上海市美学学会,上海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专家学者以及上海商学院师生齐聚一堂,围绕文旅品牌塑造、商业文创设计等载体,探讨如何彰显新海派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此次论坛汇聚了历史与时代的思想,交融了传统与创新的学术讨论。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美学学会和上海商学院主办,由上海市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委会和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商艺融通海派文创”设计人才工作室共同承办的。该论坛活动也是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系列活动之三。

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祁志祥教授、秘书长张永禄教授、设计美学委员会主任邹其昌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高瞩教授、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胡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杨福才教授,木马设计、华东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艺术与设计研究所所长丁伟副教授,江苏省产业教授、鑫泽设计章宏泽总监,知名文旅酒店作家肖可霄先生,上海商业博物馆商标分馆左旭初馆长,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周韧教授,上海觉木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剑锋先生,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罗兵教授、副院长储艳洁副教授、服装与服饰系主任陆琰副教授等。

图为参会人员合影

图为论坛现场

图为论坛现场

图为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罗兵院长致欢迎辞,储艳洁副院长主持论坛。

在开幕式上,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罗兵院长致欢迎词,欢迎学会领导、专家、学者和师生嘉宾莅临,并介绍学院情况。他提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具有深厚的海派文化底蕴,本次论坛旨在探讨海派商业文创与生活美学内涵与价值,分享最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希望通过论坛平台,促进各位专家深入交流,为上海文创产业的发展献言献策,共同谱写海派商业文创与生活美学的新篇章。

图为张永禄秘书长致开幕词

上海市美学学会张永禄秘书长致开幕词中,首先感谢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及各位与会专家对本次论坛的支持,并对上海市美学学会做介绍,学会自1981年成立以来,经过蒋孔阳、蒋冰海、朱立元等老会长和现任会长祁志祥教授的锐意进取,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上海、全国同类专业学术团队中影响力很大。他希望设计美学专委会利用跨学科的特点,做好产学结合、商艺融合,活动越办越好。

图为设计美学委员会主任邹其昌教授做主旨介绍

设计美学委员会主任邹其昌教授做主旨介绍,并阐述自己在美学研究历程中,把美学落实到某一个学科或具体门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美学是人类的一种哲学思考和一种梦想。经历近二十年的探索,他认为设计可能是美学比较好的落脚点,因为设计既是高深抽象的哲学思考,也是生活中衣食住行的体现。上海作为设计之都的城市,有海派文创设计的特色,适合设计行业发展,设计美学专委会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次论坛受邀的9位专家分别来自高校专家学者、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行业资深设计师等,以“海派商业文创与生活美学”为主题进行发言。论坛分为两场,上半场由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美学学会理事储艳洁主持,华东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艺术与设计研究所所长丁伟教授点评;下半场由上海觉木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美学学会理事赵剑锋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周韧教授评议。

图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高瞩院长在论坛上发言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高瞩教授发言题目为《海派老字号伴手礼包装设计研究》,论述在时代变迁背景下,消费者对商品的期待已不满足于单纯的使用功能,呈现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他从物质到精神再到审美,从包装与海派文化独特的视角,分析上海的老字号品牌在传承中创新的策略,并付诸于实践。特别强调贯穿在各种设计之中的美学、审美、文化的力量。

图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胡越教授在论坛上发言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胡越教授发言题目为《品牌设计美学的时尚维度》,提出了品牌设计美学有多维度,可以对很多物质产生价值。他以古希腊的陶罐上工匠的标识为例,从美的历史出发,再到美学和现代的时尚串联,论述时尚的原理,以及从众性、区分性等问题,阐述了他对美学的功能性、情感性的观点。为我们研究美学和时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维度。

图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杨福才教授在论坛上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杨福才教授发言题目为《上海海派艺术的传承创新》,他从艺术、社会等多个维度谈到海派时尚文化,提出了全新的研究方向的指引,不仅要在理论层面,尤其是在应用文学艺术实践方面,把美学价值如何释放到城市产业品牌等维度给出纲领性的解读。

图为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设计创意学院博导邹其昌老师发言

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设计创意学院博导邹其昌老师是设计学界资深理论专家,他以《工匠文化与人的高质量发展》为题阐述了工匠文化最深刻的内涵。他提出“工匠”不是艺术家或手工艺人,而是设计师。工匠文化是知行能成、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在当代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政、产、学、研、城乡互动生成创新途径,把设计管理继续上升到治理的维度,实现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本土化,从而推动人的高质量发展。

华东理工设计学院艺术与设计研究所所长丁伟副教授做论坛上半场评议,指出各位专家在不同的视角,对美学和美学驱动产业发展的谈了非常好的观点。高瞩教授老字号的包装设计,从物、到精神再到审美,从包装和海上文化视角,看到美学审美文化的力量是贯穿在各种设计中。胡越教授从美学历史出发到跟当今时尚的串联,对研究设计美学和时尚品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维度。上海交通大学的杨福才教授是业界的老前辈,他见证了设计美学发展的历史,从艺术和社会更多的维度,对我们提出了全新的方向指引。邹其昌教授的设计治理制度,把设计管理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层面,包含政策、法规、活动、从事品牌,已经突破了企业主体和学术界,成为城市和国家发展背后的重要推动力。各位教授从不同角度结合自己的实践出发,然后最终在研究的顶峰处汇合,美学理论和实用美学围绕设计文化展开,呼应了论坛主题。

木马设计创始人、华东理工设计学院艺术与设计研究所所长丁伟副教授在论坛上发言

木马设计创始人、华东理工设计学院艺术与设计研究所所长丁伟副教授发言题目为《文创设计新观》,他先以整个行业发展为背景,探索设计的各种可能,提出设计范式的转变为设计驱动社会的观点。他认为设计创造价值包含推动社会创新、引发商业变革、赋能产业发展、设计创新服务、设计教育进化、学术前沿探索6个方面。在设计推动社会创新实践方面,他以“设计立县”1.0-4.0计划为例,在前后长达12年的研究实践周期内,以多个实际案例讲述设计激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运用设计的力量推动社会创新和发展。

图为江苏省产业教授、鑫泽设计总监章宏泽发言

江苏省产业教授、鑫泽设计总监章宏泽发言题目为《艺术设计比较与文创实践》,他借助丰富的案例,比较了艺术与设计的6个不同属性,即“艺术走到极致能看懂的人越来越少,设计则是越来越多”“艺术让人觉得世界多元,设计让人觉得世界美好”“自由的艺术是好艺术,合理的设计是好设计”“艺术品的公共性与互动性,设计由单向传达趋于双向”“艺术多与文化有关,设计多与科技有关”等,就此向大家分享文创产品的实践案例和创作心得。

图为知名文旅酒店作家肖可霄先生在论坛上发言

知名文旅酒店作家肖可霄先生发言题目为《上海经典酒店的生活美学》,他从何谓上海经典酒店、如何开启美学密码、生活美学案例展示、商业生活美好契约4个方面进行讲解,通过对酒店文化母体、产品研发、精神场域、美学资产的案例分析,阐述美学是如何赋予产品或服务的品牌附加值,从而美学资产形成酒店品牌符号及文化。在现场展示了部分酒店的文创产品实物,焚香、香插、香水、包袋、纪念品包装等。

图为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陆琰副教授在论坛上发言

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陆琰副教授在主题为《中华文化基因视域下服饰时尚设计与创化》的发言中,分析了在当代新语境下中华文化基因如何进行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结合学院师生在服饰时尚设计产学研的案例,来践行“商艺融通,海派文创”设计路径,提出打造中华文化内容体系、提炼具感染力的IP、促进社会各方资源的互利合作、强化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力发掘中华文化市场价值等策略,有效重塑创化机制方面理念。

图为上海商业博物馆商标分馆左旭初馆长在论坛发言

上海商业博物馆商标分馆左旭初馆长发言题目为《近现代海派商业品牌设计》,通过大量珍藏实物照片,向现场观众讲述了上海近现代海派商业品牌包装设计基本内容和特征,通过老上海的产品包装设计,能够反映出以吉祥事物、政治时事词语、各类重大历史事件日期作为品牌图样的时代特色。按照不同产品分类,对上个世纪老上海产品包装和品牌设计的特点展开讲述,让人大开眼界。

图为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周韧教授作下半场评议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周韧教授作下半场评议,他指出5位发言学者都扎根于实践前沿,同时体现了很强的理论性概括。丁伟教授做了众多的项目管理,总结许多的概念和名词,包括“设计立县、地域IP设计体系,四链融合,七步创新”等新概念。章教授讲艺术和设计的内涵不同,从哲学角度的本体思考对论文写作有帮助。肖总的酒店美学研究与实践体现文创在商业运营中的价值。陆琰教授从服装配饰的实践出发,结合时代语境、社区路径、以创化机制思考中华文化在创意设计中的实现路径。左教授的上海商业博物馆商标分馆在上海很有知名度,他的一手资料给设计者提供很好的研究素材。海派商业文创有很多人研究,一个话题如果谈的人更多、谈的角度更多只会使中国民族品牌的研究、海外的创意艺术的研究更加成体系。这也是今天会议目的所在,也是给大家分享的一些体会。

上海市美学学会秘书长张永禄教授做最后总结,认为本次论坛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切题,把新海派的风格,商艺融合的路径、时尚多样化的生活形态与人的高质量发展四个层面结合起来,拓展了设计美学的外延,加深内涵,让设计成为社会创新的驱动力;第二个是融合,论坛把设计行业(产业)、教育和社会创新等领域的专家汇集起来,形成大视野和大格局,让我们看到设计作为一种动能,正在激活万物的新生;三是具有自主性,设计学率先进行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让我们相信“设计+时代”的未来已来,设计让世界更美好。

学者们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大家相互交流研讨受益匪浅。同时,他们热切期盼组织更多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撰稿:于  

摄影:潘剑锋

审核:储艳洁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