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中国艺术大讲堂”第三讲于5月7日在长春师范大学举行,我校特设分会场,学校教务处处长栾东庆、副处长谈嵘,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永红以及学院师生代表在奉浦校区综合楼705会议室通过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平台集中观看直播。
“中国艺术大讲堂”第三讲由国家一级导演、现任中国夏衍电影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江平以及国家一级演员刘佩琦主讲。

(图为“中国艺术大讲堂”第三讲现场)
江平导演聚焦第三讲主题“舞台与银幕的中国气度”,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之路”为题展开,深入剖析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众多经典影视作品案例,分享了电影拍摄的难忘过程与精彩故事。他强调艺术创作的根本在于要以人民为中心,要深入民间、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把自己变成人民的一份子,从生活实际中挖掘素材,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他提到要明确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坐标,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时刻保持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观众的敬畏之心,用心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厚度的作品。
刘佩琦以“文艺创作之魂——从表演到银幕的中国气度”为题展开,结合他从影多年来塑造的角色出发,以自己饰演的多个经典角色为例,阐述了自己对角色塑造的独特见解。讲解了如何从剧本出发,结合生活观察,赋予角色独特的性格魅力和精神内涵。他认为,角色塑造不能千人一面,要一人千面,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他提到,“戏,细也”,文艺工作者要有匠人精神,要深入研究人物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挖掘角色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精心雕琢、深耕细作,创作出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图为分会场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此次分会场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师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生活、潜心创作,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推动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黄李艳
摄影:黄李艳
审核:张永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