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以梦为衣,织绘青春——我校服装学子在“织梦青春”2019上海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中喜获佳绩
   2019-05-17
         为推进上海文创产业发展,全面落实上海“文创50条”,积极推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 2019511日,由上海高校实践育人基地联盟主办,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承办,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邦德职业学院等十余高校联合参赛的“织梦青春”上海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秀场顺利举行。

 

(图为参加“织梦青春”2019上海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 嘉宾及评委合影)

本次参赛作品多达百余套,题材丰富多样,分为六个风格迥异的板块,分别是:花钿、千重、月移、青梅、盈袖、冷香。每一个篇章都充满了创意之灵气,别具一格。这是一次艺术与服装的完美交织;一次思维与灵感的设计大赛;一次创新与设计的视觉盛宴。

为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组织在校学生积极参与此次大赛,经过筛选一共投稿十个系列作品,其中四个系列入围决赛,入围学生分别是林倩、肖丹、陈佳、雷知新。四个系列作品共斩获三个奖项,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

 

(图为获奖学生及17级服装专业学生助手合影)

五月,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脂冰清玉洁的清梦,让我们共同欣赏上海商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子的优秀作品:

  

(主题名:《盖亚》一等奖  设计师:林倩 指导老师:李蓓)

   设计理念:本设计作者以自然大地板块为灵感,所以用寓意为大地之母的“盖亚”来命名这一个系列,借着作者的六套系列服装的设计制作,运用解构主义常用的不对称的创意裁剪,将大地板块用解构主义的方式演绎出来。面料上选择了仿皮革与羊羔毛的复合面料为主面料,磨砂麂皮面料为辅助面料。辅料上选用米白色的绳子将每个部分都紧密相连,体现出大自然始终是一体的设计理念。

  

(主题名:《蒸汽朋克》二等奖  设计师:肖丹  指导老师:陈睿)

设计理念:19世纪工业革命后期,是一个极端积极的时代,人类对机械有着无比的崇尚,认为越来越发达的技术会为人类带来理想的生活,蒸汽朋克风格就诞生于那个时代。

“蒸汽”代表由蒸汽机驱动的大型机器,“朋克”代表了一种反叛的,非主流的精神。 本次的毕业设计选取蒸汽朋克风格这一主题,从它的文化背景中提取了机械零件作为设计元素,使用沉稳的黑色作为主色来创造其虚构和怀旧的特点。

通过本次设计,我希望能够展现出蒸汽朋克风格所带来的机械美学,以及精神上追求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精神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喜爱蒸汽朋克文化的内涵。

  

(主题名:《印度教》三等奖  设计师:陈佳   指导老师:周静)

设计灵感来源于我看的一次纪录片《恒河故事》,它记录印度内部的生活,感受印度文化的经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名为Sadhu的教徒,他们认为以苦行作为修行手段。经过多次轮回就能进入天堂,得到神的关照。整体服装采用麂皮空气层面料,和编织的面改进行制作,其亮点在于将五彩的颜色和受苦的形态相结合。

 

(主题名:《守望者》决赛入围奖   设计师:雷知新  指导老师:李蓓)

设计理念:想要向大众传达的就是拥抱自我并守望自己。青春期的我们,拥有各种复杂的情绪,时而骄傲放肆,时而沉着冷静。青春闪耀,我们总是在织梦,碎梦,希望与失望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所谓青春,就是在那个勇敢织梦,敢于表达的年纪,在理解与不理解之间,请做自己的守望者。

 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的学子们在此次大赛中取得了佳绩,相信优美的生命,就像一曲无字的挽歌,记录着成长的点滴,收获辉煌的希望,而他们就是那炽热跳动的音符,仍在向前迈进,不曾停歇。

艺术设计学院

(撰稿:李源 李蓓   摄影:孙威雪鸣 苏晓娱 郑小依 李源 严喆文  审核:储艳洁)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