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系、视觉传达系教师与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报喜鸟集团负责人在徐汇校区举行会谈。本次会议聚焦商学院如何通过与产业深度合作,强化商科特色,推动服装产业的创新与人才培养。 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与报喜鸟集团分别在产业生态、品牌矩阵、智能制造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双方围绕多项合作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图 1 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

图 2 报喜鸟集团品牌矩阵
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是由北京服装学院、海宁市政府、海宁中国皮革城共同打造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致力于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升级,促进高校与产业深度融合。产业园凭借海宁成熟的时尚产业生态,为高校师生搭建起实践与创新的舞台,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速了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了高校与产业的紧密合作。
报喜鸟集团是知名服装企业。集团旗下拥有成熟品牌(报喜鸟、哈吉斯、宝鸟、所罗)、成长品牌(乐飞叶Lafuma、恺米切Camicissima)及培育品牌(东博利尼、亨利•格兰)等,形成完整的品牌矩阵,覆盖不同市场需求,涵盖多个品牌,专注高端定制与数字化升级。
会议围绕以下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产业赋能与校企合作
借助 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的产业资源优势及报喜鸟集团的品牌矩阵力量,双方深入探讨了如何与上海商学院的商科特色相融合,共同推进纺织服装行业的创新发展进程。 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为高校搭建更加精准的产业实践桥梁;报喜鸟集团则专注于将行业前沿技术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打造实际应用场景,从而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资源的有效对接。
实践研学模式优化
会议重点讨论了基于人才培养需求的定制化研学方案。 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依托本地产业生态,提出短期(3—5天)和长期(10天及以上)的实践模式,结合当地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产业调研和实操机会。报喜鸟集团则希望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和生产实践,为学生提供定制服饰设计、供应链管理等实训内容,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品牌合作与课程对接
会议还着重关注了报喜鸟集团的品牌矩阵,并结合 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的行业影响力,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企业项目与课程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海宁产业园提供广阔的市场环境和行业案例,报喜鸟集团则带来品牌运营、市场推广、产品设计等实战机会。双方旨在通过深度合作,使学生能在企业的真实项目中汲取宝贵经验。
AI技术在服装产业的应用
AI在服装产业的应用也是本次会议的关注点。 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探索AI在纺织生产、智能制造方面的实践,而报喜鸟集团则专注于AI在设计礼品、装置、包装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双方讨论了如何借助AI技术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推动行业变革,同时培养具备科技素养的时尚设计人才。

图3 双方就合作事宜做了深入交流
此次会谈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项目对接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了上海商学院与 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报喜鸟集团的合作关系,为未来的产学研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校企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长三角区域时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撰文:吴婧乙
摄影:吴婧乙
审核:储艳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