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四月的芳菲春意里,“花开四海,园梦万家”——上海市奉贤区大学生花园节暨奉贤区高校“园林景观营造”联合工作坊迎来了新的阶段,来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师生在经过三个星期的方案精心设计后,于2023年4月上旬开始进行现场施工营建环节,通过三天紧锣密鼓的协作共建和后期的养护管理、优化完善,四校师生们在这里亲手建造了两座“可观、可游、可进入、甚至可以“搬回家”的崭新庭院花园。
联合工作坊的营建经历了场地整理开挖、放线、铺装、木构、种植等园林施工环节。在工人师傅们的帮助下,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始了场地整理、基础开挖以及放线的工作。看似只是整理、开挖的预备性工作,其实难度不小:“场地整理和开挖,不是简单地铲几下土就万事大吉的,如果场地坡度、碎石存在异常,将会极大地影响放线工作的开展,后续施工工作亦会难度倍增。”在现场工作的赵骅同学在整理场地后深深地感慨到工作的不易与重要;到了放线阶段,工作挑战度更是急剧上升,阶段负责人张明哲既感慨了同学们辛勤的付出,同时也对放线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家的工作热情和投入程度非常非常高,好多同学都干得腰酸背疼了也不下火线。而且通过放线工程,我也对施工中各个节点的比例掌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确定节点、圈定范围,以及后期铺装,都离不开放线工作的奠基,可以说,线放好了,施工工作就胜利了一半了!”。到了后期,两校师生不分彼此,通力合作,力求快、好地将花园落成工作干好。“到了施工后两天,大家的默契程度越来越高,比如铺装工作和木屋搭建,植物种植与配置,大家都竭尽全力一道完成。”来自商学院的李满实与赵世林是全程参与了后期的所有工作,深深触动于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以及高超的工作水平,“大家都很棒,可以说少了团队的任何一员,工作都很难完成。”
现场的花园营建过程充满了挑战,不仅有技术上的攻坚克难,也有体力上的顽强坚毅,还有管理上的磨合协调。在这片不大的场地中,砌筑的不只是砖瓦,更是师生们的汗水和心血;种植的不只是花草,更是师生们的执念与希望。“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太多太多,首先是现场的施工,让我明白了设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如何弥合这段差距,再天马行空的设计,如果脱离了实际的引力,那它将变得无比沉重;其次是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场地施工不是个人秀,个人英雄主义是要不得的,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办成一件小事或者一桩大事。”作为商学院施工组负责人,蔡添同学对本次施工有着更深入的体会,“希望能多参与这样的机会,从中学习更多,感悟更多。”
本次活动是一次将课堂教学由室内搬到室外的生动实验,是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重要环节,也是一流本科课程《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的有效实践。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朱永莉认为本次联合课程的开展,是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打造一流本科课程“行走的课堂”,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生动实践。“将课程教学由理论教学转入实践锻炼,是对一流本科课程的实践检验及学生能力培养的提升锻炼,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厚植爱农情怀,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目前,奉贤区围绕“一座公园一座城”的园林发展愿景,努力争创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高校的大学生正在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在美丽的城市大地上进行书写。本次大学生花园节和联合课程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协作与动手能力,培养富于想象力,创新实践精神的城乡建设专业人才,更能充分展现青春奉贤的城市意象和生态宜居、包容共享的城市理念。同学们是宝贵的“人的资源”,高校联合参与花展活动,对于区域内高校之间人才培养、校际交流、学生能力提升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花展的策展单位上海绿文文创有限公司长期参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在本次活动中拿出两处庭院空间提供给师生们营建,将最真实的实践场景引入到高校的课堂中,并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了企业导师和材料等方面大量支持,让同学们真正了解到很多在课堂里学不到的实践知识,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和未来就业。同时,本次活动的开展也将助推奉贤区的“双创”工作进而推进奉贤区的大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
撰稿: 蔡添 宋婷
摄影:陈佳瀛,甘倏然,霍蔚美
审核:储艳洁
|